当前位置:北京发明协会  >  资讯要闻

第19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日期:2025-07-17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分享:

  2025年7月16日,第19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在多方支持与指导下圆满落幕。大赛获奖者、大赛协作单位、项目组织单位、专项奖设奖单位共300人参加大赛颁奖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国发明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妇联等各部门领导出席颁奖会。这场由北京发明协会和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盛会,自2024年12月6日启动,历经6个月激烈比拼,从全国2999个报名项目中评选出了512项发明创新奖及140项专项奖,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大赛汇聚强大合力。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等20家单位协作参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等15家机构设立专项奖,从不同角度激励创新。北京汽车集团、清华大学等30余家机构组织项目参赛,大大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全民参与度。大赛以“全民创新”为核心,搭建起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广阔平台。参赛主体跨越老中青三代,项目涵盖国家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民生巧发明、科技前沿技术及国产化替代技术等众多方面,堪称“全民创新的舞台,民间发明的盛会”。

  评审环节严谨公正。报名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2656个项目进入初赛。百余位专家参加评审工作,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以及两次网上公示,最终512项发明创新奖项目脱颖而出,还有1593项入围奖。13项专项奖奖励140项特色项目,像巾帼发明奖鼓励女性投身创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引导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每一项专项奖都激励着特定领域的创新力量。参赛项目中,单位报名项目居多,青少年与大学生及在职人员项目占比可观,展现出年轻一代的创新活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达1821项,占比68.6%,专利项目数量较往届大幅增加。

  初赛项目涉及多个领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项目数量领先,凸显其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电子信息与社会事业领域紧随其后,体现了科技与民生的紧密结合。

  获奖项目丰富多元。本届大赛获奖项目中,既有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技术、让重点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颠覆性技术,又有源自一线职工的工艺创新和设备改造、大学生和青少年的巧妙发明,还有基于退休职工穷其一生的经验结晶形成的发明成果。项目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航天工程大学的项目“航天发射测试关键技术及系统”获本届大赛唯一的特等奖;清华大学的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模拟及应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自动化检测检定流水线”、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参赛的项目“等高安全大倍率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9项获得金奖。这些项目代表了大赛的水平,也体现出社会创新活力。

  历经19年发展,大赛已成为创新生态的关键枢纽,是大型企业与投资机构的“淘金地”、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跳板、高校院所展示成果的窗口和科技传播的舞台。

  2025年还是北京发明协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发明创新。随着第19届大赛落幕,第20届大赛筹备工作已开启,或将增设新专项奖,试点“揭榜挂帅”机制。协会理事长表示,将继续以大赛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