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大赛年份 | 2021年 | ||||
大赛届次 | 第16届 | 奖项 | 铜奖 | ||||
发明人姓名 | 王希友 | ||||||
技术领域 | 电子信息,软件 | ||||||
应用行业 | 医药 | ||||||
项目类别 | 专利 |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
专利情况 |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 |||||
专利号 | 授权日期 |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 | |||||||
项目简介 | 1. 发明目的、基本思路、与现有技术对比有什么改进与创新 机器人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垄断了国内外市场。相比腹腔镜手术,它具有很多优势。该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提供深度感知;而其类似手腕状关节的微型化手术器械灵活和运动范围大;对手术精度的控制。但是它也有缺点。一是价格昂贵,机器购买需数千万元,单次使用费用4万2千元,国家和患者花费巨大;二是体积较大,很难搬运,使用不便,也无法移动使用;三是手术时需要4-5个切口,增大了人体的手术创伤,影响了人体的高效恢复;四是手术时,多个机械臂需要安装和更换,操作相对繁琐,更换过程中容易造成副损伤。基于此,我们研发了一种仿生螃蟹医用机器人,仿生螃蟹医用机器人属于微型集成智能机器人,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同心设置于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第二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第一部分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手术臂,其顶部设置有一对触角臂;手术臂包括但不限于单极弯剪臂、吸引器臂、转动臂、双极电凝臂及超声探测臂。该器械适用于人体内部的手术操作,其结构合理,内置多种手术臂,只需穿刺单孔,即可同时完成术中分离、切割、电凝、辅助、超声探测、吸引血液等多项手术任务,有效减少了人体的创伤,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
||||||
2. 已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产值、利润、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等方面 为微型集成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第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同心设置于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第二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第一部分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手术臂,第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触角臂;手术臂包括但不限于单极弯剪臂、吸引器臂、双极电凝臂及辅助臂等。所述触角臂为摄像头,其具有三维视野,360度旋转,保证了仿生螃蟹医用机器人视野的广阔。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手柄设置了使臂进行运动的电机、控制器以及保证单极弯剪、吸引器、双极电凝、摄像头工作的各种电源线路。手术臂成对设置,手术臂以触角臂所在位置为中心线对称设置。相邻手术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不同竖向位置,有效避免了相邻的手术臂发生干涉。单极弯剪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周向,其包括单极弯剪杆及单极弯剪头。吸引器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周向,其包括吸引器干管及吸液端头。转动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周向。转动臂的末端可以设置光源灯其他手术必须的器件。双极电凝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周向,其包括主体部及一对镊柄。辅助臂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周向。还可设置超声探测臂,其末端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电线穿过手柄与电源模块连接,以给手术臂及触角臂提供电源。 |
|||||||
项目进展阶段 | 技术方案 | ||||||
备注 | 创新难度:设计虽然基本完成,但是实现难度还是较大。难度1、成对触角镜的实现,形成灵活稳定三维的视觉系统;2、机械臂活动时的动力系统;3、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