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姓名 | 孙建国 | 大赛年份 | 2021年 | ||||
大赛届次 | 第16届 | 奖项 | 入围奖 | ||||
发明人姓名 | 孙建国 穆帅 陈凯 陈琦龙 | ||||||
技术领域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零部件 | ||||||
应用行业 | 新能源 电池 BMS | ||||||
项目类别 | 专有技术 | ||||||
专利类型 | |||||||
专利情况 |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 |||||
专利号 | 授权日期 |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 | |||||||
项目简介 | 1. 发明目的、基本思路、与现有技术对比有什么改进与创新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解决新能源生产过程中电池测试诊断问题对于促进电动车产量的达标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原理:1)利用CANoe软件,搭建电池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对电池继电器功能测试,绝缘测试,电压一致性测试,SOC/SOH/SOP/SOE测试等。2)针对电动化的转型战略,围绕电子电器元件逐步分解,建立电器元件离线检测系统,避开高压系统的高压风险,提升故障诊断效率。例如利用Tialyzer分析软件,制作线束连接,实现对CMU电池监控电子单元的故障诊断。设计针脚定义连接,测试ZSA单元的电压和温度检测功能。3)基于C语言开发电池故障诊断返修管理系统,将电池信息录入到电子系统中,根绝优先级安排返修计划。 |
||||||
2. 已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产值、利润、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等方面 1)基于CANoe软件,独立完成电池测试诊断系统的搭建,覆盖奔驰EB301/EB42X达560条测试项目,并且独立于装配产线,节拍时间短,不影响正常序列化测试。2)根据产品构造,利用针脚定义法,首次建立针对ZSA的检测盒,能够快速精准的定义热敏电阻的缺陷位置。基于Tialyzer软件和针脚定义,设计检测线束,能够实现对电器元器件CMU的检测,首次实现对CMU的故障诊断检测。取代以往需要装配至整包电池进行检测的故障诊断方式,大大提高了返修的效率。3)基于C语言首次搭建电池测试诊断返修管理系统,取代传统手工记录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和对测试不合格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追溯。 |
|||||||
项目进展阶段 | 批量生产和应用 | ||||||
备注 | 通过搭建纯电动汽车电池诊断系统,实现不合格电池故障的智能诊断,战役返修电池的绝缘检测,电子电器元件的离线诊断,以及测试返修的智能管理。安全方面,对于有漏液风险的战役返修电池进行绝缘检测,电子电器元件离线检测降低员工高压安全风险。经济效益方面,提高返修的诊断成功率,并使故障电池返修成为可能,为公司节省资金近3千万。社会效益方面,支持试装电池新软件版本调试,可灵活运用于新型电池,为电池新项目提供经验输入和理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