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庆聪 李幼琴 | 大赛界次 | 2021 | |||||||
发明人姓名 | 杨庆聪 李幼琴 杨茜茜 杨培祥 | 技术领域 | 社会事业,建筑 | |||||||
发明人姓名 | 城市雕塑及博物馆 | 项目类别 | 专利 | |||||||
专利情况 |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 ||||||||
专利号 | 授权日期 | |||||||||
专利类型 | 发明 |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 | ||||||||||
项目简介 | 1. 发明目的、基本思路、与现有技术对比有什么改进与创新(限20-350字内) 影雕采用墨玉、山西黑等纯色石材,经过水磨抛光后,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图像轮廓描绘出来,用特制的针一样细小合金钢头工具,通过运用腕力调节针点疏密粗细、深浅和虚线变化而表现图像。传统影雕工艺存在两大弊端,第一是雕刻位置无法调整,需要雕刻师通过调整自身姿态完成作品。第二是在雕刻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长期从业者容易患职业病。本新型影雕雕刻工具,涉及一种实时除尘,且灵活调整雕刻位置的石板材艺术雕刻笔。1.通过踩踏脚踏板上的控制按钮,通过电动的方式驱动螺杆,使雕刻控制更加精准。在人工雕刻时,可以全程坐着进行雕刻,方便且节约人力;在雕刻时,可以将胳膊支撑在海绵垫层上,为雕刻人提供支点,当手部在进行雕刻的同时,可以用脚调整支撑放置台,使得胳膊一直支撑在海绵垫层上也可以在雕刻板上进行作画。2.本设备设置由环形吸尘口、进气通道、收集盒、旋风分离器、负压电机组成的粉尘吸附结构,在操作人员雕刻时,能够将雕刻产生的粉尘吸走,不会使粉尘影响操作人员雕刻;3.设置LED灯。能够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通过LED灯源的无影照射提高较好的雕刻环境,设置显示屏可以显示雕刻位置的画面以及放大画面,提高了雕刻的立体精准角度。 |
|||||||||
2. 已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产值、利润、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等方面(限20-250字内) 1.运用新型雕刻工具,改变了传统的石雕和影雕的工具的使用。传统的石雕影雕都是依靠仿真雕刻机来实现的,初次用机械加工的作品很粗糙,需要人工多次反复再修整。本雕刻工具改变和颠覆了传统的石雕影雕工艺技术,采用本雕刻工具,可一次性完成雕刻作品。雕刻出来的作品更加细腻、逼真,独具艺术神韵;2.一次实现作品彩色化。传统影雕采用硬笔雕刻软笔上色,雕刻和上色需要两道工序才能完成。本雕刻笔笔尖的特殊结构,赋予该笔尖上色功能,当雕刻笔与石材接触时,彩色原料同时接触到石板面,实现雕刻上色一次完成。3.新发明的雕刻工具,在操作人员雕刻时,能够将雕刻产生的粉尘吸走,不会使粉尘影响操作人员雕刻,并且能够解决的石雕职业上石粉对人体伤害的职业病的问题。 |
项目进展阶段 | 已实现技术转让 | ||||||||
备注 | 杨庆聪、李幼琴夫妇两人是从事石雕和影雕制作的工匠,他们的雕刻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且多项作品已被列为兰州、贵州、广东、陕西等地城市标志性艺术作品。夫妻两人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了一批专精特新的能工巧匠。双双取得了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工匠荣誉称号,并且建立了杨庆聪、李幼琴大师工作室,目前被人社部门确认为泉州港湾高层次人才。由于他们在传统雕刻工具及方法上有颠覆性创新,并且解决了操作工人的职业病问题,实现无尘化工作方法,已经有多项技术申请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已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