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姓名 | 吴小珍 | 大赛年份 | 2023年 | ||||
大赛届次 | 第18届 | 奖项 | 优秀奖 | ||||
发明人姓名 | 吴小珍 | ||||||
技术领域 | 生物医药, | ||||||
应用行业 | 医疗 | ||||||
项目类别 | 专利 | ||||||
专利类型 | 外观设计 | ||||||
专利情况 |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 |||||
专利号 | 授权日期 |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 | |||||||
项目简介 | 1. 发明目的、基本思路、与现有技术对比有什么改进与创新 背景: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根据置入血管的不同,分为静脉和动脉留置针。传统动脉留置针置管撤出钢针后,因为动脉压力大,此时动脉血会不断喷出,为预防喷出,操作者常需要一手按压止血、固定导管,另一只手连接测压装置。为了保持无菌,需要助手帮忙。在抽取血气方面,为减少动脉连接管药液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抽取血液时,需要先弃去管道前几毫升的血液再使用专门的动脉采血注射器进行抽取血液化验, 传统动脉留置针进行动脉血采集的这个过程主要的缺点是:①消耗动脉采血针及注射器,②浪费患者血液。③操作步骤比较繁琐。④医用耗材和人力成本高。 发明目的:设计能够节约时间和耗材,并且减少浪费患者血液的一种可进行动脉血采集化验的动脉留置针。 发明思路: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询问静疗专家、并进行专利检索和文献检索,设计出一款可进行动脉血采集化验的动脉留置针。一体化的动脉留置针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帽(包含针帽套以及黄色部分隔绝空气针帽胶塞)。第二部分是留置针软管装置(包含留置针软管、血流控制阀)。第三部分是穿刺钢针装置(包括穿刺钢针、与钢针相通的带刻度的回血腔、回血腔肝素、回血腔胶塞)。 |
||||||
2. 已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产值、利润、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等方面 ①流量控制阀,使我们的置管安全、方便: 关闭流量控制阀即可阻止血液流出,减少血液暴露的同时可以解放双手进行下一步连接动脉测压装置的操作,无需一手按压止血。 ②是一针两用整体装置: 一个留置针便可以完成动脉留置针的留置+血液采集两个功能。 ③本作品对穿刺成功后本要丢弃的回血腔部分进行合理利用。 可对穿刺成功后需要丢弃的回血腔部分进行合理利用,并对回血腔部分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回血腔的血液即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节省耗材,降低成本,节省患者血液。并且减少了操作步骤。方便标本外送。 创新解决方案比现有的解决方案每个患者可以约节省3分钟和6.37元,一个患者如此,对于我们医院每年有近万台需要进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手术患者来说,这里就是大量的金钱、宝贵时间和珍贵的血液。 |
|||||||
项目进展阶段 | 技术方案 | ||||||
备注 | 发明人简介: 2023年广东省护理学会首届护理创新导师; 广东省“南粤十佳护理创新发明者”; 广东省护理创新工作先进个人; 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0余项,其中专利转化2项,发明专利2项; 获国家级、省级等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20余项。 主持广东省创新课题1项;主持院内教学课题2项;参与省级参与省级市级课题多项; 发表论篇。 |